臺灣會議產業需要更多研究案的支持
-
點擊數: 3187
會展協會今年接受會展領航計畫委託的研究案中,研究團隊在葉泰民理事長引介及ICCA亞洲地區總監Mr. Noor Ahmad Hamid的協助安排下,訪談了 德國萊比錫會議中心總經理Andre Kaldenhoff、以及馬來西亞沙磱越會議局總經理Mike Cannon等兩位國際會議的專家。訪談中,兩位專家針對研究議題提出了他們的寶貴見解,而其中筆者認為最值得臺灣的會議產業界思考的觀點,是這兩位會議產業的專家都一致強調,在爭取國際會議的策略上,研究是非常基礎且最重要的工作;Mike為了強調其重要性,甚至連說了三次(這不知道是不是來臺灣後入境隨俗的表現!)。
在他們的訪談中所談到的「研究」,顯然不是指一般所謂的「學術研究」(雖然筆者認為,會展這個領域,如果要發展成一個足以系統化累積知識的學門,學術理論型的研究仍是終究必須要發展的),而比較屬於一般所謂的「產品發展」(產品研發的那個「發」!)、或是廣義的「應用研究」。用更精確一點的操作性描述,他們指的是針對問題收集訊息並進行分析。如同Andre所舉例,作為萊比錫會議局總監的他,經常性的維持與15位左右各專業領域的學者有密切的互動,以便於掌握該專業領域內的議題趨勢以及人事變化;專業內熱衷的話題是什麼?理監事會的人事變動或可能變動、主導未來會議方向的議題跟人會是哪些?對Andre而言,這就是重要的研究;Mike則以其所領導的沙磱越會議局為例,25個全職人員中,就有三位是專責的研究人員,也跟大學合作進行各種研究,Mike甚至認為,如果沒有做足研究就貿然投入會議產業,那就得準備破產,他也舉例,如競標國際會議前,瞭解整個決策過程、決策者是誰、有哪些競爭者、競爭條件如何等等,都是屬於研究的範疇。
從兩位資深的會議專家訪談中,不難看出他們所領導的團隊,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跟他們非常重視研究、視研究為「基本功」有很大的關連。但反觀我們國內,會展這個領域的研究不要說業界的投入了,連學術界都還只是鳳毛麟角,更遑論大規模的產官學合作的研究計畫。筆者在訪談兩位專家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他們對於產業的發展需要有大量的研究做為支撐的認知與熱切,因此也在研究案的結案報告中,對我國會議產業未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跟建議,以下也將這些看法重新整理一下,在此拋磚引玉,希望能小小呼籲一下看是否能引起一些反思跟討論。
產業基礎資訊的調查與累積
會議產業的「產值」究竟該如何評估?傳統以機構(公司)為基礎的產業調查模式,到了以專案(一場會議)為基礎的產業,原來的調查方法是否仍然適用?新的方法論應該如何建立?有哪些困難、應如何克服?
會議「顧客」端的研究
協會型、公司型、政府型會議各有其不同的會議需求,由於ICCA有系統的蒐集全球協會型會議的舉辦資料,所以目前我國對協會型會議有比較完整的紀錄,但對於其他兩類,記錄就不夠完整,尤其公司型的會議,似乎是一個有潛力開發的市場,但顧客遍及範圍很廣,要如何找出切入點?就很需要有系統化的研究來支持;澳洲的資源能源及旅遊部下的商務活動委員會(Business Event Council),就曾以46個活動目的地的15項吸引力指標,調查澳洲的10個主要客源國內的550位公司的高階經理人,對商務活動目的地的偏好,研究結果做為推動澳洲商務旅遊政策發展的基礎,臺灣是否也需要類似的研究作為政府及業界擬定策略的參考?
國際競標決策模式
國際會議的競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決策過程,每個標案都有其特殊性,而其本質,在理論上,其實是各種決策參數的間的互動關係,我們是否有可能針對國際會議的競標類型,建立一個競標評估模型,配合國際會議資料庫蒐集參數,評估標案的勝算、效益、甚至分析決勝因素的改善等,期望能提昇我國參加國際競標的能力。
科技進步對會議產業的衝擊
新興科技的神速進展,令人目不暇給,智慧型手機問世不過10年,VR,AR,IOT等新興科技虎視眈眈的想要引領下一個10年的趨勢發展,到底科技進展會是助力還是阻力?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可能是每個產業都需要嚴肅以對的議題;當有一天,科技「騙」過你的大腦,讓「面對面」這種感覺可以不必發生在同一個空間中,我們還要(能)堅持”Gathering”這個產業的核心價值嗎?(本文作者為協會監事、致理科技大學會展與活動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范淼)